洛杉矶时报挑起中美文化优劣之争

洛杉矶时报挑起中美文化优劣之争

岳东晓 2005-04-09

洛杉矶时报(以下简称“时报”)2005年4月6日头版对贺梅案进行了长篇报道,这是继“人物杂志”(PEOPLE MAGZINE)和LADIES HOME JOURNAL之后对贺梅案的一个详细报道,“时报”作者ELLEN BARRY以“这是谁的孩子”为题,一开始就点明这是一场文化的争端。“时报”的报道据说引起了好莱坞极大的兴趣,而贝克家据传正在写书、联系拍电影等,并在前不久(2005年3月31日)带着贺梅到加州参加Larry Elder Show。一场以贺梅案为中心的商业、文化运作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既然是文化之争,那么洛杉矶时报笔下的中国文化是如何的呢?

1996年刘康、吴剑平等人写了一本《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的书,把好莱坞有史以来丑化华人的“杰作”剖析了一遍,诸如“付满洲”(DR. Fu MANCHU),陈.查理(CHARLIE CHEN)之类,无不“巧妙”地把华人男性描写成龌龊、邪恶、暴力、虚伪、诡计多端、言而无信、性无能的形象,而女性则是娇柔弱小、逆来顺受、需要高大的白人“王子”出于“性”趣施以解救。好莱坞对华人的模式化处理既是在引导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观也是在迎合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观,引导、迎合二者是相辅相成。

如果细看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就会发现“时报”的笔调一到描写BAKER方总是充满阳光、温馨,而一到描写贺家或者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则是鬼气森森、充满了阴暗、丑恶。

“时报”一开场就写道“孟菲斯郊外,一个一居室的公寓,贺家四口与一个幽灵婴儿生活在一起。贺梅从墙上的照片向外瞪视….”

笔锋一转,“时报”镜头移到BAKER家,那里BAKER给贺梅一个身穿大红锦缎的中国玩具娃娃,贺梅扭动着跑开。贺梅好像没有说话,也没有接受ELLEN BARRY采访,说明她为什么跑开.但“时报”解释道:她(黑眼睛的贺梅)渴望长得象蓝眼睛的AIMEE(BAKER的女儿)。

写到罗秦当初与贺绍强联系,“时报”的描写是:“她寄给贺照片,在楼梯上、在公园里、在摄影室罗曼蒂克的灯光里,摆着羞怯的姿势。脸色苍白、多梦、长长的深色头发,她从1500英里外的省城重庆来到北京机场,举着一块‘我来见JACK HE’的牌子”。

关于贺梅案,“时报”写道,“这已经成为孟菲斯的公共情节剧,罗秦挂着泪痕的脸经常出现在新闻里”。对CHILDERS法官的判决称罗秦在法庭的哭泣是在演戏和法庭上的歇斯底里,“时报”援引一个叫FRED WU的牧师说,“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母亲在失去孩子时是可以哭的”。

“时报”绘声绘色地写道,2000年夏的一天,罗秦去探望贺梅,但是BAKER叫她离开,罗秦与对方发生了口头争执,“她(罗秦)在屋子里,嘴角冒着白沫”--BAKER然后叫了警察。

“时报”还特意提到,最近,BAKER带着贺梅去加州参加Larry Elder Show,一个华裔美国女人走过来,贺梅当时就呆住了。“时报”引用BAKER说,“她(贺梅)害怕他们(中国人)”。

结尾“时报”写道,罗秦从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里那个女主人公芳汀那里得到鼓励。“时报”特意补充道,芳汀卖了自己的头发给女儿买裙子,后来当了妓女

贺方律师SIEGEL表示,时报的报导多处歪曲了他的意思. 其他被采访者也表示遭到类似的歪曲.

很多读者已经向洛杉矶时报提出了抗议。http://www.parentalrightsandjustice.com/

 

 

 

 

 

 

 

 

 

 

 

 

 

 

 

 

 


Home > Chinese Version > 洛杉矶时报挑起中美文化优劣之争
Login